
早在9月中旬,美国国债已经突破了33万亿美元,而美国去年的GDP产值为25.46万亿美元,债务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129%,并且债务扩张速度远超GDP增速。
目前,一个月已经过去,美国国债竟然又增加5900亿美元,债务雪球越来越大。
当很多国家都开始“去美元化”,抛售美债的时候,美债总量不但没有缩减,反而持续上升,那么美国新发行的美债都被谁买走了?
10月18日,美财政部公布了最新的资本流动报告,由于时间上延迟2个月,所以目前只能更新到8月份数据,9月份的数据要等到11月才会公布。
根据报告数据显示,今年8月中国再度减持164亿美元美债,持仓已经降至8054亿美元,这是我国连续第5个月减持,持仓美债规模创下14年来最低水平。
我国仍然是美债的第二大海外持有者,而日本依然是美国最大的海外债主。
日本8月增持了37亿美元,持仓达到1.11万亿美元,虽然6月和8月也增持了100多亿,但是5月份日本减持了300多亿,所以这几个月的增持加起来也不如5月抛售的多。
总的来说,日本年内并没有增持多少美债,和美债年内的发行规模相比根本算不上什么。
当然,英国的增持规模相对大很多,英国8月份增持了357亿美元,但是考虑到美债一个月就扩张了5000多亿,英国增持的这点美债也是微乎其微。
由于美联储加息与投资风险的因素,7月海外央行合计卖出了200多亿美债,8月份海外央行净买入65亿美元,如果不是英国大幅增持了300多亿,那么当月海外央行仍然是抛售美债。
所以,持有美债的这些国家总体上没有大规模增持美债,而海外私人投资者却在大规模买入美债,根据TIC报告显示,今年8月海外私人投资者买入了1400亿美元,连续3个月买入。
但是,海外私人投资者买入的量也是有限的,支撑不了美国持续发行的巨额美债,难道接盘美债的仍然是美联储吗?毕竟美联储持有5万亿美元的美债。
但是,美联储早在去年6月开始,配合加息操作开始了缩表,每个月都在减持美债,截至目前,美联储已经“抛售”了近1万亿美元的美债。
根据高盛公布的数据显示,美国家庭及个人正在疯狂购买美国国债,自今年以来,美国家庭买入了超70%的新发行美债,成为美债最大的“接盘侠”。
由于美联储的加息动作,让美国2年期内的国债收益率攀升至5%以上,要知道在过去10年美国还没有这么高收益的国债,现在有了高收益的诱惑,美国家庭和个人都在抢购,毕竟躺着不动都能拿到5%的收益,这比上班打工强太多了,对于美国家庭的吸引力很大。
所以,美国家庭和个人抢购美债,反而抵消了美联储抛售美债和海外央行抛售美债带来的影响。
不过,问题在于美国家庭抢购美债能够持续多久,或者说美国国债5%的高收益能够维持多久?这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,另一方面美国居民的超额储蓄正在持续减少,后期购买美债的力度可能会下降,很难持久。
目前,海外央行纷纷减持美债,美联储也在不断减持,如果美国家庭的超额储蓄难以支撑对美债的接盘,再加上美联储目前暂停加息,海外私人资本外汇套利的热情也正在下降,种种影响叠加,意味着美债的流动性将受到巨大考验,而且美债的价格也将出现剧烈波动。
一旦美债的流动性及价格出现较大波动,这对于全球资本市场也将是一场大考验,不排除引发新一轮金融风暴的可能。
